飛地作為我們的田野

(活動紀錄)

第一天:4/16

早上十點,準時舉行小飛俠計畫開幕式!

先由燦爛時光書店老闆張正、廖雲章進行開場,接著讓參加者們進行自我介紹。

課程開跑!

由王雅萍老師打頭陣,以「民族學研究方法與採訪倫理」為主題,講解田調方法及各類注意事項。

移工紀錄片《逃跑的人》+映後座談,導演曾文珍與大家分享創作故事。

「從媒體逃兵成為媒體總監」
由《移人》總編李岳軒(Asuka)分享自己在媒體界中和移工們發生的趣聞。

第二天:4/17

一大早,我們就在台北車站集合出發,往車站旁邊的小印尼街區前進。

導覽員丁安妮老師帶著大家穿梭在街區之中,一邊介紹著印尼的食物及文化。

時逢伊斯蘭教的齋戒月期間,路上可以看到正在進行齋戒月募款的穆斯林們,安妮老師也向大家介紹了許多關於穆斯林的事情,並拿出事先準備好的穆斯林服飾讓大家試穿。

在小印尼街區繞完一圈後,安妮老師帶領大家走進台北車站,介紹位於地下一樓的穆斯林祈禱室,以及位於台北地下街的東南亞商店。

大家在小印尼街區覓食並休息片刻後回到了北車大廳,在地板坐了下來準備聆聽下一場演講。

接下來是關於地板圖書館的分享,由燦爛時光書店長工許容慈分享在北車大廳擺設地板圖書館時與移工們的互動以及自己的觀察。

下一站,我們前往台灣博物館,在那裡,任職於台博館的袁緒文老師向我們分享了近年來台博館與移工們的接觸。

這天的最後,由廖雲章老師帶領大家進行分組討論,回想過去大家的個人經驗,可以如何應用於寫作之中。

第三天:4/23

時間很快地過了一週!

第三天早上,我們在燦爛時光書店集合,在先聽完李惠玲老師的行前介紹後,我們出發前往被稱作緬甸街的華新街。

華新街市場裡攤位林立,惠玲老師帶著大家穿梭在市場中,從雜貨店到賣著各種香料的攤販,惠玲老師認真地向我們一一解說那些來自緬甸的食材。

華新街上的店家招牌中緬文並陳

下午,在華新街享用完午餐的大家回到了書店,由雲章老師帶領大家討論如何書寫華新街。

今天的最後,由紀錄片導演李立劭播映他的新作品,與滇緬孤軍後代及國族認同有關的紀錄片《我那遙遠的呼喚》,並與大家分享他的創作故事。

第四天:4/24


這天,我們從圓山捷運站出發。

在Gen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往中山北路上那些菲律賓人常去的地點前進。

在圓山公園就遇到了熱情的菲律賓人跟我們打招呼和合照

我們一路前往聖多福教堂、金萬萬大樓


接著,在雙城公園,Gen老師與雲章老師一起帶領大家分享上午行程的感想。

下一站,我們到了位於公園附近的台灣國際勞工協會(TIWA),資深研究員陳容柔向我們分享了TIWA的奮鬥史。

最後,我們前往非營利組織ONE – FORTY位於花博展覽館的基地,由ONE – FORTY的創辦人陳凱翔分享創辦願景以及自創辦以來所經歷的故事。

第五天:4/30

第五天,我們遠征貢寮及南方澳。

從圓山捷運站搭乘遊覽車出發,第一站前往貢寮澳底漁港。

我們造訪了貓哥林群位於漁港附近的蘇格澳底書苑,在這裡聽著他分享這幾年與移工們的互動,還有他為移工募捐物資,用貨櫃蓋成穆斯林祈禱室的故事。

我們穿越澳底街區來到漁港邊,貓哥說著一個又一個關於漁工的故事,還有港邊那棟穆斯林祈禱室的落成故事。

附近有座半荒廢的造船廠,有外籍漁工跟著老師傅在這裡學木工和上漆,打造船屋和龍舟。

澳底的海和貓使我們駐足了一段時間,在吃完午餐與貓哥道別後,我們前往南方澳。

到了南方澳後,因擔任導覽員的李麗華老師因疫情隔離中,在南方澳的導覽以大家開啟線上會議室,李麗華老師以遠端指揮的方式帶我們走訪南方澳漁港。

漁港旁給外籍漁工使用的淋浴間

重建中的南方澳大橋

在南方澳的最後一站是春陽號書店,書店老闆吳小枚向我們分享了春陽號的故事,以及那些令她印象深刻的,發生在南方澳的移工故事。

第六天:5/1

小飛俠計畫終於來到了最後一天!

這天我們不出遠門,將在燦爛時光書店渡過一整天充足的課程。

早上的課程由張正老師主持,帶著大家討論目前中文出版界中那些有關東南亞的出版品,以及讓學員們分享自己所寫的書籍推薦及感想文章。

下午是作家張郅忻老師的分享,以老師自己的作品為例,與大家分享該如何在文章中對角色進行更深刻的描寫。

紀錄片《綿延的生命》放映會,這是一部關於燦爛時光書店精神領袖成露茜Lucie教授的影片。

並在放映結束後由廖雲章老師帶領大家進行討論分享。

最後的最後 – – 結業式!!

書店為每位小飛俠製作了結業證書,六天的課程圓滿結束,恭喜完成課程的小飛俠可以準備起飛了!

一間只借不賣的書店,一處非主流的文化基地。這裡有東南亞文字書籍、繪畫、講座、讀書會、電影紀錄片、語言學習、有尊嚴的二手書。
所有漂泊的,在此都可找到燦爛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