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飛俠計畫–台灣東南亞飛地之多元文化公民記者培訓營飛地報導

陳欣宜(代號雅加達)

 

Tâi-uân tsè-tsō, Lâm-tâu tshut-sán.

佇咧生產這个作品ê時陣,其實心內sī愈寫愈心虛,
以家己ê瞭解程度,敢有資格來描述東南亞文化?一直到這馬我猶原無答案。
毋過佇書寫ê過程中體會著一件代誌:別人ê故事,嘛真有可能就sī咱家己ê故事。

佇咧生產這个作品ê時陣,其實心內sī愈寫愈心虛,以家己ê瞭解程度,敢有資格來描述東南亞文化?一直到這馬我猶原無答案。
毋過佇書寫ê過程中體會著一件代誌:別人ê故事,嘛真有可能就sī咱家己ê故事。

小飛俠計畫–台灣東南亞飛地之多元文化公民記者培訓營飛地報導 

文、圖 / 陳欣宜 

        1980 年代末期,台灣為解決基層勞動人力嚴重缺乏之局面,通過「14 項重要工程人力需求因應措施方案」,以專案方式引進首批移工。1992 年,勞委會公布並施行《就業服務法》,台灣開始大量聘僱移工,此後 30 年間,移工在台人數快速攀升。

        而除了移工之外,也有一群人因為政治、家庭或母國情勢動盪等原因, 舉家遷移至台灣落地生根。訴諸思鄉、情感連結需求,這些移民工、新住民們在台灣各地發展出屬於各族群的飛地,諸如清境博望新村、南勢角華新街、台北車站小印尼、中山北路小菲律賓等,以下就其中幾個飛地做走訪記錄。 

【中山北路小菲律賓】  

        捷運圓山站下車,穿越過假日總是熱鬧的花博公園,沿著中山北路南行,便會看到聖多福天主堂,堂口神像前燃著一排排蠟燭。進到堂內氣氛安靜肅穆,神父在台前講道,雖在疫情期間,前來參加彌撒聚會的人潮仍不算少。來的時間有些晚,恰好遇上志工拿著軟布袋由前至後收著奉獻,眼見儀式已接近尾聲,便沒在內部多待,悄步離開了天主堂。 

        出了天主堂繼續往前走去,天主堂附近有許多店家周末是不營業的,流動攤販嗅出商機,便在騎樓下擺攤做起了生意。立體鏤空鐵捲門搖身一變成為最佳商品展示架,衣褲披上衣架,吊掛在鐵捲門上,自成一道假日風景。

        再往前便可見到金萬萬名店城,當年販賣新奇舶來品的大樓隨著時代變遷而沒落,慢慢地有菲律賓新移民與華僑進駐,大樓再度熱鬧了起來。一樓除了販售服飾外,也有理髮廳,二樓則是雜貨、美容、生活用品及小吃店,店家擺放在外的玻璃櫃使走道略顯狹窄,但身處擁擠空間中竟能感受到一絲歸屬的溫暖。 

        菲律賓經典甜品 Halo-Halo 在 Tagalog(他加祿語)裡有混合所有東西的意思,跟小菲律賓帶給人的感覺相同,融合在日常裡的信仰、相隔上千公里的家庭與難得見上一面的朋友,可比生活、傳遞、熱情與愛。

圖1)柱上寫著「我們祈禱世界人類的和平」

圖 2)天主堂內參與彌撒的人們

圖 3)帶著孩子到金萬萬購物的菲律賓家庭

圖 4)平板上播放著佈道影片

【台北小印尼】  

        台北車站南側出口方向,台鐵展示在車站前空地的蒸汽火車,是印尼移工們口中的知名地標 kereta mati(印尼語,意指死掉的火車)。從火車展示區步行到台北小印尼,僅需要短短三分鐘。台北小印尼緊鄰於北平西路,地勢落差再加上鐵欄杆、行道樹的遮掩,讓這條街道的色彩與喧囂被抹去幾分。 

        穿著深藍色綴花連身棉質長裙,罩上 Khimar,再加上口罩遮掩,差可擬在台灣工作的穆斯林女性移工們。帶著這身偽裝走進台北車站前的小印尼,雖因齋戒月的關係難免有些冷清,但還是有三三兩兩的移工們在小吃店裡享用午餐。

        佇足於店門口看著菜單,思考著該吃些什麼時,一位穿著潔白 abaya 的漂亮姐姐熱情的跟我打了招呼“Assalamualaikum.”腦裡正幻想著各種美食滋味,來不及切換語言頻道,只能報以大大微笑並點了點頭。 

        難得的假日時分是印尼街最熱鬧的時候,才拐進巷口,便可見騎樓下的簡餐車,老闆是位年輕的印尼姐姐,賣著印尼國民美食 bakso(牛肉丸),手機就架在餐車上,一邊做生意一邊看著直播。

        隔壁的阿姨賣的則是慣於在印尼料理中使用的各種香料,香料是印尼料理的靈魂,紅蔥頭、芫荽籽、辣椒是常見基底, 肉桂、荳蔻、山奈與肉桂葉的疊加,更顯食材之鮮美。

        除餐食外,印尼街也有理髮廳、卡啦 OK、匯款商店,和跨國家具店,加上位在車站附近所享有的交通便利性,這條街道成為北台灣印尼移工重要的情感依託,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的一條彎巷,乘載著許多飄洋過海的濃厚鄉愁。

圖 5)印尼街裡的小吃店

圖 6)作為施打疫苗場地的北車大廳

【漁港小印尼】  

        蘇澳背山面海,地勢關係導致此地連年多雨,日治時期在南方澳開挖濕地、 築成漁港後,南方澳逐漸成為東岸,乃至於全台灣重要的經濟漁港之一。

        南方澳有三個漁港,每個漁港都正對著一座媽祖廟,各以其金身、玉身及寶石珊瑚身馳名,但鮮少人知道在第一漁港南天宮後方,也有一處屬於印尼漁工的清真寺。 

        不同於台北市區裡的小印尼,除少數港邊居民聘僱的看護工外,漁港移工們的同質性更高,工作內容、作息、休假日大同小異,也因此更容易組織、結盟,共同為自身權益發聲。比如宜蘭縣漁工職業工會,及台灣印尼海員組織,該組織成員們就在中國回教協會出資協助下,於力行街購置一房做為漁船靠港時的禮拜與聚會空間。

        而在東北角的澳底漁港則有貓哥林群在地深耕,起先只是開著行動書車到貢寮,後來落腳澳底,為當地移工建置岸上空間、募集物資,建立雇主與勞工、當地人與外來者間的情感,促成澳底共榮共好。 

        台灣漁業文化受日本影響極深,特別是南方澳,新船下水儀式除丟包子外, 必定會在嶄新的漁船上插滿大漁旗。祝大漁、祝滿儎,祈願漁獲豐收回港時,討海人也要平安一同歸來。

        夜晚海港波光粼粼,港口盡頭的媽祖廟散射出橘黃燈光, 映照海面漁船與重建中大橋的倒影。漁人一輩子靠海維生、以船為家,海的另一端就是故鄉,而每一次的出走,都是為了靠岸。

圖 7)移工停放在貨車斗下的電動車

圖 8)海產行門口掛著古法製成的魚乾

圖 9)岸上燈火照亮夜漁港

圖 10)移工以船為家,衣物隨意披曬

【南勢角華新街】  

        1960 年代,緬甸國內發生大規模排華事件,許多緬甸華僑因此選擇移居至台灣、落腳於中和,華新街與興南路交會一帶因此成為全台灣最大的緬甸移民聚落。

        早晨的緬甸街就很是熱鬧,店家羅列兩側,道路稱不上寬闊,來往車流量大, 過馬路總是得仰賴個人精準的判斷力。每天上午可見赤腳托缽徐行而過的僧侶, 在騎樓用碟子喝奶茶、話家常的大爹,燒著炭火開始運作的烤餅爐,街道處處充滿著日常生活的氣息。 

        光是大街便喧鬧如此,遑論巷弄內的早市光景。拐入76 巷走上一小段路, 橫越公園,見到緬甸雜貨店便代表著已來到市場入口,先向賣緬甸炸物阿揪的阿姨交關,接過剛出鍋的炸金三角和炸香蕉,再往前和賣廣東粽的阿孃買盒鷹嘴豆薑黃飯,最後在市場尾帶上幾個泰式芭蕉粽和椰絲粽,才算是達成一日市場任務。

        除廣受喜愛的烤餅、碗豆粉,華新街也賣受印度影響至深的咖哩,因緬甸炎熱天氣,表層總浮著一層油,搭配青芒果碎的酸爽滋味卻意外下飯。另外雲南、廣東以及泰國的料理手法也常結合於緬甸料理,緬甸族群文化之多元,從其飲食習慣與烹飪方式可見一斑。

圖 11)賣印度咖哩雞飯的阿孃

圖 12)疫情期間更顯珍貴的緬甸進口食品

圖 13)長輩在騎樓處理酸菜之前置作業

圖 14)店裡隨處可見翁山蘇姬圖像

        台灣文化多元,每個區域、每個族群,乃至於每個個體都有專屬於他們的故事,走訪這些飛地,總有種若即若離的飄忽感,置身於其中的同時,卻又游離於其外。試圖思考飛地和鄰近空間中的無形界線,嘗試描述之間的關係,界線究竟是劃分出獨特,或是加速兩地間的融合?答案不得而知。

一間只借不賣的書店,一處非主流的文化基地。這裡有東南亞文字書籍、繪畫、講座、讀書會、電影紀錄片、語言學習、有尊嚴的二手書。
所有漂泊的,在此都可找到燦爛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