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岸左線 班圖拉之路
月光假
靠近滿月的幾天漁船不太會出海。月光灑滿海面,引誘魷魚、魚群的燈光起不了作用,於是我們得以和靠岸船隻有比較多的互動。
講師-李正新
在印尼唸大學、工作加起來十一年,語言講的像印尼華僑的李正新回到台灣。
爭取港邊的基礎設施,將閒置的空間規劃為祈禱室和有遮蔽有熱水的洗澡間;聯絡義診團,發現漁工們的白指甲原來是編織漁網的職業傷害;募集物資,可以寄回家的玩具、因應巨大馬達聲的降噪耳塞、實用的防潮背包、減少塑膠垃圾的2000cc大水壺,以及東北季風無情時可以禦寒的毛帽衣物、厚棉被。
「不要硬碰硬」也是李正新的原則。用委婉說法「怕老婆罵」讓漁工可以拍到自己的薪資單、幫忙翻譯讓漁工知道雇主是在提醒他們小心纜繩而不是碎念,也讓雇主知道漁工們的屢勸不聽其實是聽不懂。
看到什麼
雇主會提供食材讓漁工在船上煮食,但沒有提供宿舍。漁工們靠岸時就吃住在船上,颱風來時、寒流來時也一樣,自嘲像老鼠一樣只能躲回船艙。捧著碗公坐在甲板吃飯,露天脫衣洗澡是日常。活動的範圍不大,頂多天氣好時下來岸邊走走。
我們好奇地看向微微晃動的船隻,吊掛的衣物和地上的保力達B、鋁箔飲料,是生活的痕跡。漁工們大多滑著手機打發休息時間,上網、打電話,或是一群人圍坐著聽音樂聊天。
漁人碼頭的祈禱室 漁人碼頭讓漁工自主管理的祈禱室,過了一年,這片神聖場所連帶周圍環境都乾淨了起來,漁業署長答應在明年底前完成百分之九十的友善設施覆蓋率。
台東濱海
講師-陳允萍
陳允萍是在地台東人,從外事警察轉到移民署。長期致力於司法通譯,不得不的公權力角色讓他更有機會接近移工的生命,也常常打探移民的生活,在遊覽車講起那些眼淚故事。
富岡漁港
未出港的船沒有閒下,漁工們或坐或站地補魚網、整理釣線、繞魚鉤。這裡停泊的船隻大多走近洋,噸位較小,旗魚、鬼頭刀,看誰吃餌就捕誰。允萍停下來和台灣船長聊天,船上只有他和菲印漁工各一名。「那些沒有請到外籍漁工的船出不了海。」陳允萍說,台灣各地的漁港正靠著移工們撐住最基礎的勞動力。
成功漁港
有一間祈禱室,是劉大哥一手捐錢贊助的,在哥斯大黎加有過移民經驗的他更能同感宗教之於心理寄託。漁工們最初在遙遠的加油站自己建了一棟違章建築,後來在劉大哥積極奔波下才促成了正式的祈禱室,由漁工們自己輪班打掃、看顧,還可以充電。就在海巡署旁,24小時不關門。
「對啊我們都去那邊拜拜,」岸邊的爪哇大哥說,他也指著牆上類似同鄉會的標誌,「印尼人要團結的意思。」我們也去看了遙遠的一間淋浴間,路上停放酷炫的改裝電動車,不曉得漁工們下班都去哪裡。 相較於海上生活的風浪、那些時有耳聞的辛苦和悲傷,岸邊的日子只是安靜,手裡動作著,海風慢悠悠吹。地上散落著煙蒂和檳榔,繩索和喝完的廉價台灣飲料。當我們揮揮手向船上的人打招呼時,他們也只是露齒笑著。Sampai jumpa! 掰掰!
屏東東港
講者-謝莉莉
謝莉莉來自加里曼丹,印尼北方的大塊島嶼,嫁過來二十二年了。作為通譯,她說自己就是個「處理疑難雜症的姊姊」,手機號碼在移工之間流轉。要做筆錄、看醫生、申請津貼,近乎義務性的24hr幫忙,如果現場趕不到就用電話。從新住民服務到移工、外籍學生,她也在社區學校裡教母語、分享家鄉文化。
鹽埔漁港
我們則走到一旁的鐵皮屋,印尼字、大大的紅白國旗開始出現在眼前🇮🇩。自己搭建的透風空間,簡單但完備。牆壁上清楚寫著垃圾清理費、電費等要收多少錢,會長本人趴在大大的床墊上打視訊電話。
「這裡就像是印尼村落一樣。」莉莉姊這樣描述。我們闖入他們居家般的場域,漁業休息與工作時間不穩定,天氣好就出海,幾個漁工趁空閒在睡午覺,喝剩飲料、耳機、晾乾的衣服放在床邊。
隔間出去是沖澡處,旁邊是廚房,爐子上有一鍋印尼菜醬料顏色的炒螃蟹,和大盆白飯。在後方有一清真寺彩繪的小鐵皮屋,是他們的祈禱室,為求擬真還加了一個圓頂。
最酷炫的是一旁的改裝電動車,輕巧的外型、金龜殼般的金屬顏色,漁工們用來代步走跳漁港。
東港清真寺
一棟三層樓的建築,就在道教廟宇正對面,香的餘味和主麻日祈禱聲混在空氣裡。門口做成清真寺的形狀,地上放滿了拖鞋,一旁小道走進去會發現停滿了酷炫電動車。
Pemalang同鄉會
在東港依據家鄉地,總共有12個同鄉會,但只有三個有實體據點,可供休息、充電、聚會、祈禱。每個月的會費近海漁工繳300,遠洋繳200,主要用來付房租和捐回印尼,救助天災、蓋清真寺。 台灣近年實行減船政策,只要老船長不做了,漁工就失業。有些則是待不住船想逃跑的,連朋友都不會說一聲。在這樣的環境下,同鄉會提供了重要的情感連結,也是資訊互相流通的地方。當你隻身來到異鄉,大多都會加入,有前輩可以告訴你怎麼申請保險、怎麼看醫生。每個禮拜四晚上,漁工們聚在這裡唸古蘭經,聊天到深夜。
北海岸右線 班圖拉之路第二班
澳底漁港,蘇格澳底海洋書院導覽員—貓哥
他帶我們走過漁港,看見變化:新改裝的好幾個鐵皮屋。貓哥指著這裡是廁所,這裡是休息空間,未來還在籌畫租下一個透天厝要做「共食空間」,移工們可以在這裡分享各種料理、唱歌玩樂器,說著的同時閃閃發亮。
漁工Ali是當地的靈魂人物,好多艘船都是經由他的灌模、上漆完成的,港邊的一座休憩小屋也是他自己用廢棄船隻建的。來台灣九年的他很驚訝於醫療資源和公車的便宜,喜歡這裡也想繼續留著。貓哥也和在地文史單位在努力接洽,希望可以把退休的造船廠變成博物館。
龍洞漁港
北海岸有許多這樣小小的港,移工加起來可能也不到十個。沒有廁所,漁工大小號只能到一旁的消波塊去,被政府列為逐漸要收起來的港口。
深澳漁港
雨繼續細細下著,海邊的風是很冷的,漁工們也換季了,這回看見他們穿著長袖帽踢,手收進口袋,把臉包得緊緊的。
八斗子漁港
花兩百多萬做的儲藏間,效用不良,因而改建成祈禱室,也成為漁工重要的聚會場所。同樣由漁工們自行管理、維持,一旁有間小小的雜貨店。
「綠色是伊斯蘭教很高貴的顏色,」參加的姊姊替我解惑。難怪抬頭盡見綠色的地毯、綠色的講道台、綠色的符號,寧靜安定的味道。
募款回來的漁工們淨過身體,從衣櫃拿出花布圍住下擺,頭戴傳統小圓帽,攤開地墊,進行日常的禮拜活動,誠心的唸經、朝麥加跪拜。外頭吵雜,但信徒專心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