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 Sun 14:00 【你一定要認識的越南系列講座】阮荷安:越南西原地區𨫋鑼文化空間Space of gong culture

【你一定要認識的越南系列講座】阮荷安:越南西原地區𨫋鑼文化空間Space of gong culture

時間:5/8 Sun 2:00 pm
地點: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
講者:阮荷安
入場費:100元

(*不便支付入場費的朋友,亦可以「換工」或「換物」或「換故事」等方式替代)
(*本系列由「你一定要認識的越南」作者洪德青贊助)

 

在越南西原地區,𨫋鑼文化空間是一個跨民族、跨省份、跨演奏場所的文化遺產。

𨫋鑼文化跨了17個民族:南島語系民族(埃地、嘉莱、朱鲁、拉格莱、占)和南亞語系民族(巴拿、色當、墨儂、 格賀、 勒曼、布婁等)。跨了五個省市:崑嵩、嘉萊、多樂、得農和林同。這也使得𨫋鑼超越樂器的限制,成為這些民族的文化串連者。

2005年,西原地區𨫋鑼文化空間已成為UNESSCO所選的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2008年又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因為其特殊的跨越性,西原地區𨫋鑼文化所指的是整個文化空間。𨫋鑼不僅僅是一種樂器,更是被使用於各種儀式的唯一禮儀樂器。每一個鑼的背後隱藏著一個神或女神,其神力會隨著鑼的年齡而更加強大。每個家庭擁有至少一片鑼,這表示家族的財富、權力和聲望。

當𨫋鑼的聲音響起,族人可以藉此直接與神明溝通,凝聚群體力量。𨫋鑼也實用的樂器,族人從出生到離世,皆有𨫋鑼陪伴:嬰兒的吹耳禮、村莊的豐年祭、新米祭、水源祭、求雨祭、獻牛祭、成年禮、婚禮、迎賓禮、英雄迎接禮、過世人的棄墓禮等等。

然而,經濟和社會變革對傳統生活影響極大,不再為𨫋鑼文化提供了原初的語境。年老的民間藝人們陸續離去,而年經一代則著迷於西方文化,𨫋鑼及其文化面臨消失的危機。

 

【講者簡介】
阮荷安,胡志明市師範大學越南文學系講師、國立政治大學中文所博士生

 

【延伸閱讀】
越南:铜锣文化空间
http://service.asean-china-centre.org/culture/information/2013/32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