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圖書館】黃光慧:我是越南難民,從越南到澎湖到台北
時間:2016/11/5 Sat 7:00 pm
地點: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新北市中和區興南路一段135巷1號,MRT南勢角站4號出口右轉三分鐘)
講者:黃光慧
費用:100元
*現場提供免費的白開水和賣錢的禾餘麥酒,也歡迎自行攜帶餐飲入場
*不便支付入場費的朋友,亦可以「換工(例如做現場紀錄報導於會後公布、或者協助線上直播)」或「換物(例如捐贈東南亞相關書籍)」等方式替代
【講者介紹:劉吉雄訪談筆記】
黃光慧,越南華僑,1959年生於越南東南平順省藩切市,在頭頓的軍眷村長大,是當地華僑學校育民中學第一屆學生。父(1925年生)福建汀州人,母(1935年生)廣東防城人。父親於法殖時期畢業於河內法農師範學院。1954年南北分治之後,舉家搬到南方,自小就同時接受北方及南方的越語教育。越南於1975年「解放」/「淪陷」之後,她曾回到育民中學所改制的「團結中小學」教書三年。
18歲時1978/7/31,她與父母及弟妹一家共九人,搭乘已被越共扣留三個多月的台籍漁船群元二號,從頭頓阿拉斯加港出海。途經泰國海域、新加坡、馬來西亞 Pulau Tengah難民營 [1]等地,在海上漂流16天後抵達高雄,8/16被收容在澎湖越南難民營。
她搭乘的這艘遠洋漁船,難民總計437人 (官方記載444人[2]),在澎湖越南難民營1977-1988年全程營運期間,是難民人數最多的一艘船,官方編號第15批船民。
這批船民抵達不久,先安置在澎湖越南難民營[3]早期階段的西嶼難民營(1977/6/16~1979?)。同年12/1講美難民營(1978十二月~1988/11/15) 營運開始不到幾天,12/5《南海血淚》(李元平1979)報導中「吃人肉」的清風號漁船就經抵達馬公港[4]。黃光慧因在澎湖海軍醫院照顧弟弟時幫忙越南語翻譯,當時曾與清風號難民有過近身互動。
講美難民營啟用不到一個月,1979年初,美國與中共北京政府建交。黃光慧在西嶼難民營的福利社中度過她難忘的19歲生日。
三個多月後,她和家人共有五戶37人因是華僑身份,經僑委會安排,於1979/3/27搭機來台,是第一批來台定居的澎湖越南華僑難民[5]。除了這首批來台定居的越華難民以外,1979-1982年間,黃光慧同船的四百多位難民陸續轉往美國歐洲等地。
來到台灣本島之後,黃光慧這批來台的越華難民,先暫住在台大僑光堂(現鹿鳴堂)。離開澎湖後約三個月,一家人取得台灣的中華民國身份證之後[6],父親考慮到方便子女就讀華僑中學,舉家落戶在板橋。
同樣在1979年初,西貢出生的著名青年指揮家郭美貞 (1940-2013) 受國泰集團邀請,回到台灣成立台北愛樂交響樂團擔任團長及指揮,其間黃光慧因會講廣東話及越南語,擔任郭指揮的私人特別助理,同住在現址為台北市阿波羅大樓的樂團基金會內。
在樂團的持續解散危機中,郭美貞接任台灣省交響樂團指揮(前任指揮為李泰祥 [1941-2014])。她跟郭指揮一起前往霧峰工作,直到1983年間郭美貞離開台灣。
離開樂團後,她在永昇(同音,待確認)電影公司工作,跟拍的第一部電影是《人蛇大戰》(1983,羅璧玲主演),擔任服裝指導徐燕女士的助理工作。第二部電影《糊塗女司機》(1983,陸小芬主演)擔任梳化助理,並與該片擔任場記的男星林瑞陽一起共事。
1984年間,在郭指揮最愛吃的忠孝東路某燒臘店老闆介紹下,黃光慧與出身黑手轉習廚藝的李先生結婚。婚後,夫妻一起在士林德行東路經營燒臘店直到現在。
黃光慧說,當年所搭的群元二號漁船,船員全部都是跑船的台灣原住民青年,說的全是母語,只有一位潘新發先生可用國語跟他們溝通。她只知道潘新發是太麻里大溪村人,最大願望是希望能夠和他與船長聯繫上。
她說,當年的群元二號船長及所有原住民船員,在導航設備全部被拆除一空的情況下,卻能憑藉直覺的體感經驗,渡過巴士海峽颱風夏季的險惡海象,最後安然抵達台灣,因此特別讓她感念這艘台灣漁船對她一家九人的救命恩情。(2016/07/16, 07/30, 08/20黃光慧口述,劉吉雄訪談筆記08/24更新。)
…………………………………
[1] 據2016/7/30黃光慧以手機通訊軟體向友人求證。Pulau Tengah Refugee Camp Malaysia (1975 – 1981) http://refugeecamps.net/Tengah.html
[2] 中國大陸災胞救濟總會 1990,救助中南半島難民 , p9
[3] 全銜「中國大陸災胞救濟總會中南半島難民接待中心」。
[4] 1978/10/01越南出發,1978/12/05到澎湖,官方編號 #18批船民。出發時146人、於南海某島礁獲救時64人,抵達澎湖34人、共計海漂66天死亡超過100人。(前引書p10、李元平1979《南海血淚》)
[5] 民眾日報,19790328,記者黃俊仁攝。
[6] 2016/8/20黃光慧口述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