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3 Wed 19:00 【南海風雲系列】黃宗鼎:冷戰期間臺菲南沙主權爭端

【南海風雲系列】黃宗鼎:冷戰期間臺菲南沙主權爭端

時間:7/13 Wed 7:00 pm
地點: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
講者:黃宗鼎
入場費:100元

*現場不提供餐飲,歡迎自行攜帶餐飲入場,也麻煩將垃圾帶走
*不便支付入場費的朋友,亦可以「換工(例如做現場紀錄報導於會後公布、或者協助線上直播)」或「換物(例如捐贈東南亞相關書籍)」等方式替代

 

自1956年國民黨政府復行駐軍南沙以降,馬尼拉便不斷形塑臺北逾越「接收」任務之形象。在1946年底國民政府「接收」南沙繼之「收復」之過程中,確也可見其對該「領土」之陌生及對「收復」之心虛。至菲國所稱之「卡拉揚群島」,因與原日領之「新南群島」顯有相當重疊,故馬尼拉欲以「無主地」來聲索南沙主權之說辭,自當於理不合。

關於臺灣在「斯普拉利島群」(Spratly Islands)所佔島嶼之歸屬,應交由盟國(聯合國)決定之主張,乃馬尼拉與臺北爭執南沙主權時之另一焦點。菲國雖指臺灣駐軍南沙為非法,但馬尼拉在《舊金山和約》議約過程中未有任何爭取南沙歸屬之表示,亦屬事實。儘管《舊金山和約》與《臺北和約》確曾一度作為臺北對外交涉南沙主權時之張本,但其在執行上或有窒礙。蓋當局如要固守「臺灣係直接收復且無須日本確認」之論點,自不宜將南沙群島與臺灣兩個並列於對日和約,而同為日本所放棄之領土,作性質不同之解釋。

職是之故,我政府當以「南沙隸臺」、「實際佔領」以及「設治有時」等理由,作為聲索南沙主權之論據,而勿糾結於「固有領土」、「歷史權利」(西沙群島較為適用),乃至於《臺北和約》第2條等論述為宜。

 

【講者簡介】
黃宗鼎,歷史學者。現職為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特聘助理研究員、兼任助理教授,獨立評論@天下「東南亞風輕史館」專欄作家。研究興趣為東南亞史、中國與東南亞關係及南海問題。

 

【延伸閱讀】
獨立評論@天下:太平島之外──U形線應只是一套南海水域線
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353/article/3684

自由時報:以「南沙隸台說」取代南沙固有說
http://talk.ltn.com.tw/article/paper/958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