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新南向」系列 05】茶尋-北越珍奶的台灣味
共同主辦:燦爛時光╳台大地理環境資源學系408地理角研究室
時間:12/20 Wed 7:00 pm
地點: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新北市中和區興南路一段135巷1號,MRT南勢角站4號出口右轉三分鐘)
講者:雲冠仁
費用:150元
*現場提供免費的開水和賣錢的禾餘麥酒,也歡迎自行攜帶餐飲入場。
*不便支付入場費的朋友,亦可以「換工(例如做現場紀錄報導於會後公布)」或「換物(例如捐贈東南亞相關書籍)」等方式替代。
*活動開始十五分鐘內若欲離場,可以不需任何原因退費。
【內容簡介】
自1980年代開始,台灣的手搖飲料的文化開始蓬勃發展,加上現代人們的生活步調快速,手搖飲料已經變成我們不可或缺的茶飲來源。但在2015年,爆發了英國藍農藥超標事件,使得我們開始正視這些茶的究竟從何而來,「越南」,就成為千夫所指的目標,加上各種輿論與網路社群的炒作,現代人想到越南的茶,就會與不安全的茶畫上等號,台灣的手搖飲料店也因此開始標示茶葉的來源地。
飲料茶看似是將低價的茶葉與茶梗煮好販賣,但其實卻並不簡單,其中牽涉到一項重要的技術-「拚配」,台灣、越南不同地區生產的茶葉,在製作過程中的比例混和,在飲料的口味中是扮演不同的角色,才有一杯好喝的手搖飲料。
就在台灣思考著絕對的本土代表高品質的同時,這種混和調製其他地區的茶就會被視為是不誠實、降低成本與混充。
今年在河內,手搖飲料店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其中多半是台灣人帶起河內喝起珍奶的風潮,他們卻是強調茶飲的拚配調製技術,才是最高端的技術,裡面調製比例最少的台灣茶,卻是當中茶韻最重要的來源,也是台商口中最能代表這杯飲料是台灣的文化象徵。
所以,透過本次主題演講,帶大家去越南河內去看珍珠奶茶是如何發跡,發展背後象徵著台灣人投資越南茶產業的結構是如何轉變,以及重新思考最真實的台灣茶的味道,究竟是固守,還是動態的複雜關係?
【講者簡介】:
雲冠仁
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碩士生
國立師大附中 地理科 兼課教師
沒想過自己會念地理系,甚至是未來可能會成為地理老師;最喜歡喝手搖飲料,每天都一定要喝否則腦袋無法思考,嗜好變成研究是件幸福的事情。也因為到東南亞研究才能學到超脫地理課本的很多知識,只要踏出地理腳,張開地理眼仔細觀察,你也能變成生活中的地理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