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讀東南亞】阮荷安|文學裡的越戰:從保寧《戰爭哀歌》(The Sorrow of War)到阮清越的《同情者》(Sympathizer)
時間:2017/08/08 Tue 7:30 pm
地點: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新北市中和區興南路一段135巷1號,MRT南勢角站4號出口右轉三分鐘)
講者:阮荷安
指導單位:文化部|https://www.moc.gov.tw/
主辦單位:紅樓詩社
費用:200元;學生憑學生證入場150元
*現場提供免費的開水和賣錢的禾餘麥酒,也歡迎自行攜帶餐飲入場。
*不便支付入場費的朋友,亦可以「換工(例如做現場紀錄報導於會後公布)」或「換物(例如捐贈東南亞相關書籍)」等方式替代。
戰爭本質上是人類的悲歌。
一個民族的內戰更是每個人的極度悲哀,因為是兄弟相殘,因為是民族的慘敗,因為是每一個家庭的破碎,因為是每一個靈魂裡無法抹滅的裂傷。越戰就是這樣的一場戰爭,直到現在,42年過後,越戰的黑影還是折磨著甚至沒有經歷戰爭、甚至沒有生活在越南的越南人。
跟越共文宣文學不同,戰後文學可以讓世人認識到越戰的真實面目,不管是從北越戰士的角度還是南越越僑後裔的認知,越戰是這個民族永遠難以癒合的傷害。
保寧(BảoNinh)的《戰爭悲歌》(The Sorrow of War, Nỗibuồnchiếntranh)是越南少數描寫真實戰爭慘況的越戰小說,因此曾被禁止、被冷落了十多年。作者是參加越戰到了北越戰勝時刻,但他不歌頌北越的勝利,也不批判南越的失敗,而是從自己個人對戰爭的經歷來體現戰爭的真實。這部小說描繪了戰爭對人類、自然和對每個人的巨大破壞性影響。戰爭摧毀了人們的希望、夢想和未來。它造成分離,悲傷和絕望。
從戰爭真實面出發,小說也挑戰了越南國家所宣稱的戰勝觀念。雖然戰爭結束,但每個人的家庭和個人都沒有贏,他們無法在戰前恢復過去的一切。他們失去了他們的家庭、親戚、朋友、戀人、孩子和使他們的生活有意義的一切。戰爭對每個人都造成嚴重的心理影響。其影響力決定了一個人是否能夠掩蓋過去、處理現在、面對未來。過去的戰爭記憶不斷地像鬼一樣困擾著。面對了戰爭,無論是戰勝還是失敗哪一方,對每一個個人都是失敗的──或多或少。
阮清越(Nguyễn Thanh Việt)的《同情者》(The Sympathizer, Cảmtìnhviên),2016年Pulitzer獎,則是從南越人的角度來看越戰。
阮清越是越南難民美國越僑的後裔,在美國越戰文學題材中,其小說是少見超越了美國中心意識,也超越了南越-北越偏見的作品。
該小說的主角是一個在南越方的北越間諜,因此對所有事情都從兩個對立面來審視。可見,該小說不僅是對戰爭的審視,「同情者」也透過同屬兩地又不屬任何一處的身分來審視自己。不屬於南越也不屬於北越,不屬於美國也不屬於越南,他的宿命是一場悲劇,站在此方仍有彼方的視角,引起了政治信念和忠誠心的衝突。
《同情者》超越了其歷史背景,來照耀一個更普遍的議題:東方和西方的誤解,道德的進退兩難逼迫人要在不是對和錯而是兩個都對的信念作出選擇。因此,這不僅是越戰的故事,也是任何戰爭的本質,「一場為獨立自由而戰的革命,為何又造出價值為零以下的東西?」從一個雙面間諜的雙面視角,阮清越對戰爭的評價與保寧如出一轍:沒有戰爭的勝利者。作為一個雙面間諜的同情者,到了最後,他的正義事業,只剩下:活著。
【關於講者】
阮荷安,胡志明市師範大學越南語文學系教師、國立政治大學中文所博士生,研究領域:越南古典漢喃文學、越南佛學、越南民間信仰、越南少數民族無形文化遺產等。